业界首个!工行发布人工智能金融行业通用模型,这家公司为其提供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产品,另一家智能客服客户包括其在内等多家银行。
一、AI应用已渗透至金融行业各细分领域
人工智能目前在金融行业各细分领域已有较为广泛的研究与应用。目前应用较多的相关技术领域包括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智能语音识别等,应用方向囊括前、中、后台,可落实至营销获客、智能投顾、量化投资、风险控制、智慧运营等各业务方向。
二、2026年AI+金融核心市场规模或超660亿元
由于金融机构往往具有信息安全要求高、数据处理量大且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的特征,人工智能技术得以较早在金融领域营销、合规、风控等多元化场景实现落地应用并得到长足发展。
据艾瑞统计测算,中国2021年AI+金融核心市场规模达到296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677亿元,到2026年,核心市场规模达到666亿元,CAGR=17.6%,带动相关产业规模1562亿元,CAGR=18.2%。分技术产品来看,金融机器学习产品由于与金融机构多业务场景均可密切结合且产品能力在海量高质金融业务数据助力下得到快速提升成为市场主要拉力之一,2021年金融机器学习产品占AI+金融核心产品市场规模比重达42.2%。其次为计算机视觉25.3%,智能语音及对话15.4%,自然语言处理10.1%和知识图谱7.0%。
三、三大因素支撑金融AI发展前景
腾讯发布的《价值共生·2022金融AI发展研究报告》指出,从政策趋势上看,金融AI发展前景广阔。随着全社会数字化的推进,金融机构与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数据的贯通,以及跨界合作的推进,人工智能将为金融机构的业务提供更多方面、更好效果的助力作用,赋能金融机构降本增效、提升服务体验。首先,从技术方面来看,以语音识别技术、视觉技术、全真互联技术为代表的技术不断发展成熟,将催生更多新业态,驱动行业创新发展。其次,从场景方面来看,在技术的深度不断加强的基础下,场景覆盖的广度也将不断向外拓展,实现全流程的数智化。最后,在安全保障方面,零信任架构、隐私计算技术的持续升级,将夯实金融机构在数据融通领域的可信基础。
新财富上榜分析师、民生证券吕伟研报指出,ChatGPT作为极具颠覆性的人工智能技术,寻找其能够落地的应用场景是最关键的环节。而金融行业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先导者,同时覆盖了多元化的场景,一直在寻求通过IT手段实现流效率的提升,建议关注在智能客服领域有领先布局的企业。
四、相关上市公司:科大讯飞、神州泰岳
科大讯飞:公司智能客服业务在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中国平安、阳光保险等各大金融保险机构等主要呼叫中心市场领域实现了智能客服的规模化应用和全面布局。
神州泰岳:金融方面,截止目前,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广发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长沙银行和华兴银行等众多银行都应用了公司的自然语言语义分析技术及产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