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表示,“一带一路”行情叠加国央企改革背景下,关注央国企价值回归、一带一路沿线外事、地产链风险收敛、钢结构龙头复苏、城市更新及小区旧改等领域的机会。
本文相关概念和股票:中国铁建(601186.SS)、中国中铁(601390.SS)、一带一路
【本文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代表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浙商证券表示,“一带一路”行情叠加国央企改革背景下,关注央国企价值回归、一带一路沿线外事、地产链风险收敛、钢结构龙头复苏、城市更新及小区旧改等领域的机会。
1)中国特色估值体系逐步构建,国资委考核点加码盈利质量,建筑央国企投资机遇显著。
2022年11月,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估值体系提出;2022年12月,国资委提出将2023年央企考核经营指标调整为“一利五率”,调整要求中央企业在保持“资产负债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综合表现。
浙商证券认为,国央企或将在资本市场采取更多积极措施,充分用好资本市场的融资优势和资产配置功能,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未来随着央国企的专业化持续发挥,产业链整合能力有望持续提升,有望驱动其盈利能力及质量进一步增强。
2)一带一路十周年催化,沿线沙伊等国形势破局,国际工程有望强势回归。
2023年3月10日,中国、沙特和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沙特和伊朗达成一份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这一重要外交协议的达成,充分彰显中国在对外关系中的大国重要地位。2023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国一直积极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深化共建国际合作关系。
浙商证券认为十四五期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工程建设市场存在巨大机遇,其中亚洲、非洲和拉美地区为投资较为集中地区,能源、交通、冶金等为工程建设重点领域,随高层和平外事访问以及“一带一路”持续催化,国际工程板块龙头公司及建筑央企海外经营规模有望拉升,板块关注度有望强势回归。
3)地产链及涉房企业风险收敛,房建及装饰板块龙头投资确定性凸显。
过去三年地产链及房建链相关子板块业绩承压,主要受到部分房地产行业客户坏账影响,计提较多损失准备所致,2019年/2020年/2021年八大建筑央企减值损失累计达到-286/-330/-490亿元,拖累当期归母净利润比例达到18%/20%/25%。
浙商证券认为,随着融资端政策的逐步松绑,负反馈循环中关键一环(融资端)持续向好,建筑企业压力有望缓解,地产链标的信用风险呈现收敛趋势,业绩预计触底反弹。
4)防疫政策优化打通行业堵点,短期内需复苏/长期产业革命催化龙头强者恒强。
短期看,今年工业/公共建筑建设需求预计持续旺盛,有望持续拉动装配式钢结构及重型钢结构需求放量,未来钢结构企业订单增长可期。
长期看,钢结构板块有望核心受益双碳政策推进及建筑业技术革命,渗透率逐步提升。
5)政府工作报告点名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市场空间广阔。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及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更新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到,今年将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全年将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以上。对比2022年的5.1万目标值进一步提升。
根据此前测算:十四五期间全国城市更新有望带动投资额超15万亿,其中老旧小区改造的全国市场规模有望超3.5万亿,投资空间广阔。
6)相关标的:
研报来源:浙商证券,匡培钦,S1230520070003,“一带一路”行情叠加国央企改革,建筑央企价值加速回归。